我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40%,“静悄悄”的胃癌能预防吗?病理专家详解

2025-03-28

胃癌患者_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头皮血肿_胃癌患者

胃癌患者_胃癌患者_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头皮血肿

国家癌症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全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超过35万,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5位。我国胃癌患者大约占全球40%。胃癌与哪些因素有关?有没有办法预防?胃癌有没有遗传性?来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侯英勇教授详解。

“胃癌是我们亚洲人群尤其是中国人高发的肿瘤之一。”侯英勇表示,目前,明确诊断胃癌最简便的方法、也是最经典的病理方法就是HE切片染色方法。患者在诊断之后,临床首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,非常早期的在内镜下就可以切除,相对进展期的需要外科来切除。

同样得了胃癌的两个人,为啥治疗方法不同?就这个老百姓关心的问题,侯英勇解释,胃癌其实有非常多的类型,比如上皮性肿瘤。与此同时,胃里的恶性肿瘤还会有淋巴瘤、胃肠间质瘤等其他类型的肿瘤,老百姓统称此为胃癌。但从学术上来讲,只有来源于上皮源性的才叫胃癌,另有比如说淋巴瘤和恶性的胃肠间质瘤,就是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和间叶源性的肿瘤。此外,依据肿瘤基因组计划,胃癌又分为四大类型,比如与EB病毒相关的胃癌等。还有一些分型则需要经检测后确定,包括是HER2扩增的,还是CLDN18.2表达的……不同的分型,会指向不同的治疗方案。

胃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?有哪些预防建议?

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头皮血肿_胃癌患者_胃癌患者

侯英勇表示,胃癌的致病因素复杂。炎症、感染都是重要的因素,炎症和感染有时又相互促进。比如感染之后引起的炎症,包括前文提到的EB病毒感染,就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。从感染源上看,还有一种重要因素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。以往,人们认为胃里的高酸环境下不大可能有病原菌存活,但幽门螺杆菌确实可以在胃黏膜存活,并引发炎症最后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。

另外,胃癌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相关,至于哪种基因造成恶性转化、导致肿瘤发生发展,这是全世界科学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。所以,部分肿瘤确实是有遗传性的。

关于胃癌如何早诊早治、早期有哪些症状,侯英勇表示,很多肿瘤包括胃癌在最早期是没有症状的,是静悄悄的,等出现胃部不适、便血呕血时,肿瘤往往已到进展期。

“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倡到一定年龄后要定期做胃镜肠镜检查。因为胃和肠黏膜,整个消化道黏膜铺开来,面积非常大。它们像是隐藏在我们身体中央的一排排管道,每天行使消化功能,如有异动,早期很难发现。”侯英勇呼吁更多普及胃肠镜等体检项目,尽早将重大疾病的“苗头”筛出来,掐断癌症的“火苗”。

侯英勇同时谈到,如今,一些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也能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疾病,获得早期治疗。一些生物标志物则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。

“随着我们对疾病的认识、对肿瘤的认识、对基因的认识越来越精确,同样是胃癌,不同基因驱动的胃癌,治疗就会不同。如果是HER2基因驱动的,就用针对HER2的药物导弹去打击;如果是CLDN18.2,就用相应药物…… ”侯英勇谈到,大众日益关心的精准治疗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疗效、减少副作用,避免盲目乱打。当然,精准是有条件的,还需要不断去探索,找到真正的敌人,有效地歼灭,才能达到真正的精准治疗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胃癌越来越高发,原因是什么?延长生存期,需做好3件事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