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脑装上“起搏器”,帕金森患者不“抖”了

2025-04-01

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

通讯员 林国山

近日,49岁的帕金森病患者张师傅(化姓)为易伟教授送来锦旗,一边向医生展示自己的康复情况,一边笑着询问“何时可以正常开车”,这与他8月份刚入院时四肢无力、行动迟缓的状态判若两人。

帕金森患者_患者帕金森手抖厉害怎么办_帕金森患者

患者送来锦旗( 左一为易伟教授 )

3年前,张师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、行动迟缓,被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,长期口服药物治疗。平日里,他积极接受各种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,但是近半年来症状仍逐步加重,右侧下肢也开始无力、走路迟缓、姿势不稳,且近期服药后出现运动并发症。

患者帕金森手抖厉害怎么办_帕金森患者_帕金森患者

“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药物治疗效果明显,但随着病情的发展,药物的作用逐渐变差,且出现了剂末现象、开关现象、异动症等并发症。”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派驻的泰康同济(武汉)医院副院长、神经外科专家易伟教授介绍,如果患者对生活质量有比较高的要求,这就需要考虑另一种治疗方式。

易伟教授所说的另外的治疗方式,便是脑深部电刺激术(DBS),俗称“脑起搏器”植入术,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来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。

1个多月前,在经过术前综合评估后,易伟教授团队为张师傅进行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,在患者的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,这些电极与一个植入在患者胸部的脉冲发生器相连,这一系统发出电脉冲,刺激脑深部的特定核团,进而达到控制和缓解患者疾病症状的目的。

张师傅此次来复诊,也正是来找易伟教授调试电极参数的。“我现在把脑起搏器打开,你看看感觉怎么样?”易伟教授为张某进行开机程控,一边调整参数,一边询问他的感受,调试好电极合适的参数,当“开关”开启时,没过多久,张某的四肢开始变得灵活起来,起身、走路、握拳、写字,与正常人无异,张师傅甚至想尝试一下久违的开车感觉。

易伟教授介绍说,DBS涉及脑部的电极植入,其难点主要在于定位的准确性和手术的精细化,错误地刺激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。DBS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求进行调整,调整电极的刺激强度和位置,参数可调整,实在不行脉冲发生器还可以关机,这使得治疗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。同时,DBS治疗相对于其他手术方法风险较小,且可以有效减轻帕金森病症状,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。

据统计,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,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.7%,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又一常见疾病。易伟教授特别提到,现阶段DBS已经是很成熟的手术方式,可以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病、肌张力障碍、难治性抑郁症、强迫症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,希望让更多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了解到这种治疗手段。

下一篇:帕金森患者 面对新冠,老年人该不该服用Paxlovid?
上一篇: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? “脑起搏器”可助患者“正常”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